我國科學家找到新證據
發布時間: 2021-08-06 09:42:46 來源:新華社
據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(記者 董瑞豐) 位于獵戶座的紅超巨星參宿四,在夜空中非常明亮,但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2月期間,亮度突然變暗了約1個星等(每差1個星等,亮度相差約2.5倍),引發天文學家的好奇和研究。我國一支科研團隊通過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分析后認為,這顆恒星變暗很可能是因為表面出現了巨型黑子。
該研究成果5日由國際科學期刊《自然·通訊》在線發表。
參宿四又稱獵戶座α星,是全天最亮星之一,夜間肉眼清晰可見。作為一顆亮度會發生變化的恒星,這是參宿四近50年來被觀測到最顯著的一次變暗現象。對此,天文學家提出幾種可能的解釋,如超新星爆發前演化階段、塵埃云遮擋或恒星光球亮度變化等。
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剛團隊,通過分析從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獲得的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,發現參宿四在變暗期間,其有效溫度最低下降了170攝氏度。
“我們對觀測數據的定量計算顯示,溫度降低是由參宿四表面的巨型黑子引起?!壁w剛說,紅超巨星表面存在黑子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,這些黑子由對流流動或冷對流元形成,并廣泛存在于這類恒星中。